申論
2023年江蘇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及答案(C卷)
http://www.cqfhp.com/ 2023-12-29 來源:江蘇公務員考試網
2023年江蘇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C卷)在此發布。本套2023年江蘇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C卷)來自考生回憶,由永岸公考整理。
2023年江蘇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及答案(C卷)
一、注意事項
1.本題本由給定資料與作答要求兩部分構成。考試時限為150分鐘。其中,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為4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110分鐘。
2.請在題本、答題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并用2B鉛筆在準考證號對應的數字上填涂。
3.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指定的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的作答無效!
4.待監考人員宣布考試開始后,方可開始答題。
5.所有題目一律使用現代漢語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監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應立即停止作答,將題本、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翻過來留在桌上,待監考人員確認數量無誤、允許離開后,方可離開。嚴禁折疊答題卡!
二、給定材料
材料一
鄉村振興從何來?靠山靠水靠人才。當下,隨著鄉村振興的扎實推進,阡陌縱橫的美麗鄉村正成為各類人才大顯身手的廣闊舞臺。
“村務員”聽說過嗎?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國家鄉村振興局發布第三批21個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H省G縣“‘村務員’,巧織鄉村公共服務‘網’”榜上有名。日前,記者走進該縣龍溪村這個全縣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傾聽村務員們的故事。
傍晚時分,龍溪苗圃希望小學的孩子們三三兩兩走在放學路上,村務員老吳迎面走來,叮囑孩子們留心腳下、注意安全。這條林間小路是老吳的崗位責任區,交通安全、衛生狀況是他巡查的重點,早晚往返好幾趟,“村務員履職以來,孩子們上學安全多了。”龍溪苗圃希望小學的方老師說,學校建在山腰處,每逢下大雨,雨水順山勢沿路面淌下來,在校門口進進出出,鞋子往往被浸濕。今夏的一天,方老師上班途中突遇暴雨,一路走來,他發現校門口的過水量比以往小了許多,仔細一看,路面多出了兩條細長的水槽,雨水順著水槽注入路邊排水溝。有同事告訴方老師,水槽是由村務員老吳提議修建的,“事情有人干、問題有人管、責任有人擔,村里有了村務員,就是不一樣!”方老師感慨萬分。
今年6月底,村民吳大姐和李大娘發生了爭吵。原來,兩家的梯田相鄰,吳家田在上,李家田在下,多年來共用一處水源,吳家田埂上開個小口,水便流到李家田里。當時正處于水稻抽穗期,天旱多日,吳大姐擔心自家稻田缺水,就堵住了田埂上的出水口。李大娘一看急了,拿起鋤頭就奔向田埂,吳大姐自然不肯退讓。村務員老蔡是種田30多年的“老把式”。得知情況后,踩著田到吳家的梯田里探了探水深,心平氣和地道出了自己的看法:“稻田里不能缺水,但水多了也容易滋生害蟲,不利于水稻生長。稻田水深保持三指左右最好,你家稻田水過深了。”聽了“老把式”的話,吳大姐的態度緩和下來,主動用鋤頭在田埂上挖開一個豁口,水嘩啦啦地流進了李大娘家稻田,兩家的矛盾也“順水”而解。“村務員熟鄉情、接地氣,在處理鄉村問題的時候往往能‘四兩撥千斤’,是村情民意的‘第一觸角’,在鄉村治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龍溪村駐村第一書記小郭說。
材料二
“一根草、一頭羊、一袋肥、一片田”。T市東林村開創的“四個一”模式遠近聞名。在T市鄉村振興博士“幫幫團”的指導下,東林村的水稻發酵成生態飼料,飼料喂養出美味湖羊。羊糞處理成生物肥料,肥料拋灑回千畝沃土,開創了現代農業產業新型綠色循環模式。“專家服務基層活動”是T市近年來發揮人才技術優勢,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目前,該市已有37名博士“幫幫團”的專家奔赴在田間地頭推廣農業技術,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
專業技術人才引進難、使用難、留住難是農村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大瓶頸。為此,T市依托區位優勢,圍繞“農文旅”融合發展做文章,充分對接長三角高校院所科技資源,組建鄉村振興博士“幫幫團”,吸引農業院校專家教授、科技特派員、本土專業人才等加入,打通現代化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
為更好發揮博士“幫幫團”的作用。T市集合各村產業發展實際情況,針對性選派對口專業的博士“幫幫團”專家與各村結對,明確任務清單,項目化推進結對工作。永豐村的“魚菜共生智慧循環種養”項目對接省農科院,在省農科院張博士的指導下不到一年就完成了占地50多畝的養殖地建設,項目年利潤高達500萬元。為了讓農村農業推廣工作薪火相傳,該市為博士“幫幫團”每名專家配備工作團隊,形成由一名村干部帶隊協調、一名青年農業委培生跟班學習、一名熟悉農業的老同志輔助配合的團隊結構。在此基礎上,T市還成立鄉村振興實踐學院,邀請博士“幫幫團”專家為農村工作人員專題授課。專家傳技術,實踐育人才。何橋村農業委培生小陳就是在省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專家的指導下,熟練掌握了大球蓋菇種植技術,成為了村里的“蘑菇秀才”。
材料三
初冬時節,走進F縣議堂村,只見一棟棟獨家小院依河而建,布局合理,花木環繞,宛如一幅水墨畫,這要得益于鄉村規劃師的精心設計。
談起議堂村農房的舊貌,J省規劃設計院張院長印象最深的是,“橫平豎直”的農房像一排排營房,環境和空間利用都不理想。“我們的規劃師對于村里的建筑進行了靈活的規劃設計,期望實現錯落有致又實用的效果。但是理想歸理想,現實歸現實。比如說,設計中偶爾會出現后排農房大門朝向前排農房墻角的情況,村民認為不合當地風俗,推進很難。”張院長說。
如何讓規劃設計與本土文化相融合?“我們建立村民意見收集、工作方案宣推、市級部門協調等多個對話交流平臺,奔著‘共同締造’的理念來解決實際問題,不斷完善設計方案。”張院長介紹說,最后大家達成共識,通過運用帶狀景觀對村莊進行分割,確定了“大分散、小集中”的農房空間布局模式,既避免了呆板格局,又滿足了村民意愿。
作為J省首個“規劃師下鄉”工作站的成員,F縣工作站青年黨員規劃師小邢的日常安排豐富多彩:地方產業園區規劃咨詢、農房建設技術指導、村莊綠化與景觀建設方案優化、“美麗鄉村”和相關政策解讀……“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工作站服務范圍逐步由點及面,現已成為全縣鄉村規劃建設的技術支持平臺。”小邢自豪地說道。
鄉村不僅是一個生活空間,還承載著獨特的鄉土文化和生活理念。在小邢看來,相比于“懂規劃”,鄉村規劃師更要“懂文化”,要善于從田間地頭的細節中透視村民的生活狀態與實際需求。做鄉村規劃,第一件事就是到鄉村去。
材料四
“柴世榮身材高大,槍法非常準,一槍一個,每次打仗,他都要沖鋒在前。士兵們看到軍長都沖在最前線,打仗也不害怕了,一個個跟著往前沖……”W市汶河鎮小雅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鄉村晚會如期舉行,鎮鄰里藝術團的老周正在講述《抗日英雄柴世榮》的故事。這已經是他今年第26場“串門”演出了,整場晚會全部由村民自導自演,最小的演員只有4歲,最大的演員年近80歲。臺上演的歡,臺下也不閑著,觀眾們組成現場“直播團”,用手機記錄下一個個精彩畫面,傳到了微信群,發到了朋友圈。
近年來,W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探索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串門”村村巡演活動,發動基層文藝愛好者自行編排節目,自行導演劇目,自發到周邊村莊巡演,鄰里藝術團就是這樣一個志愿者團隊。
村民老戚夫婦都愛好文藝,老戚寫得一手好劇本,妻子扭得一身好秧歌,在鄰里藝術團成立之前,他們就經常去鎮上的敬老院等場所演出。當鎮上邀請他們當鄰里藝術團團長、副團長時,夫妻倆是很爽快地答應了。為了從生活中抓取鮮活的素材,老戚沒事就跑去和村民們聊天。他們創作的《小鎮變化天天見》每次演出都讓村民們拍手稱贊。不僅在本村有人氣,夫妻倆演出時,也常常吸引不少鄰村村民前來觀看。
“能不能到我們村‘串串門’?我們村也有能人”“我想看揚劇!”“我兒子下個月結婚,能不能請你們去演一場?”……百姓的文化需求多種多樣。為了摸清觀眾需求,W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各種渠道進行了“文化串門”意見征集,共收集了4000多條建議,不斷有人要求加入“文化串門”活動中來。
“我負責小雅村的演藝培訓,這個村的村民大多數沒接觸過文藝演出,培訓能不能順利進行,剛開始我還是擔心的。”市文化館文化志愿者小魏說,“讓人驚喜的是村民們積極性都很高,農閑的時候喜歡唱唱歌、跳跳舞,基本功都還有一點,培訓不到一個月,就可以獨立演出一臺完整的晚會了。文化傳承不應受限于年齡,無論男女老少,只要喜歡,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
材料五
鄉村振興,核心在人,重點在青年。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開展,需要青年群體積極參與。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既要科技人才,也要經營人才;既要產業帶頭人也要文化傳播者,既要管理“領頭雁”,也要生產開拓者。
為了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X市委宣傳部推出“青年創業先鋒論壇”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深入挖掘X市各地青年創業典型人物,用新媒體傳播手段,充分展現新時代優秀青年扎根基層、腳踏實地、拼搏進取的良好精神風貌,吸引更多的優秀青年回鄉創業,為鄉村人才振興、產業振興,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4360家農戶、175個企業、40多名創業青年,有一個共同的合作伙伴,他就是團中央、人社部表彰的“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小沈。
小沈今年31歲,湖北孝昌縣周巷鎮人,2013年回鄉創業,先后創立了益華農、創客中心、楠騰苗木等8家公司,公司資產近2億元。他還牽頭成立孝昌夢里花園花木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后稱聯合社),帶領一幫創業青年,展現出強大活力,正激蕩著鄉村振興的澎湃動能。
2月23日,小沈在他的創客中心接受了記者采訪。一年前,小沈向記者描繪過的創業愿景,正在變為現實。他一手建立了鄉村特色農產品的產業鏈和供應鏈,他的產業鏈接了千家萬戶。他是鄉土產業的持“鏈”人。
孝昌縣周巷鎮資源稟賦深厚,形成茶葉、油茶、苗木三大綠色產業。但很長一段時間里,當地種植的苗木以“大路貨”“低端貨”為主,經營模式集中于買苗賣苗,粗放而單一;茶葉品牌分散,加工粗放;油茶只能賣果子,需送到黃陂、大悟代加工。
經過4年發展,聯合社產業基地規模超過7萬畝,年產值超過2億元,年提供就業30萬人次,發放工人工資超過3000多萬元。小沈說,如今,孝昌縣的苗木花卉已形成了園林設計、施工養護、園林資材一條龍服務,統一區域公共品牌“夢里花園花木”。
油茶精煉車間已建成,生產可供出口的二級山茶油,填補了孝昌無精煉油茶廠的空白,將油茶的產值由130萬元提升到370多萬元。同時,聯合社還將全縣11家油茶種植企業整合在一起,統一品牌“青谷驛”。聯合社還通過組建茶葉聯盟,將周巷及周邊鄉鎮51家茶企業整合在一起,共同打造“楚天鳳凰山茶”,并將茶葉生產設備由二代機升級到四代機,在茶葉提檔升級、品種更新迭代、紅綠茶加工形成全產業鏈。統一品牌,抱團發展,產業迅速壯大。小沈說,目前聯合社已有1家國家級合作社、3家省級和3家市級龍頭企業,為農副產品找出口,建強供應鏈。
黃峰是周巷鎮的“苗二代”,他是加入聯合社的創業青年之一。在周巷鎮雙觀線旁,10個草莓大棚一字排開,前來摘草莓的人絡繹不絕。黃峰說,這些大棚和10多畝土地是小沈提供的,免5年租金。
像這樣的種養殖基地,聯合社共流轉土地640畝,種植了草莓、藍莓、櫻桃、黃桃、獼猴桃、翠冠(梨)、葡萄等品種。目前,與聯合社產生合作的農戶達4360家,合作的企業由成立之初的113家,增加到175家。
小沈說,他將從這4360戶農戶中,精選1300戶與聯合社的主產業“綁”在一起,在農村金融、產品統購統銷等方面深度合作。他還將積極推動村企共建,將村集體特色產業與聯合社主產業“鏈”在一起,帶動農戶和村集體增收。
“鄉村振興的核心是產業,建立穩固的供應鏈很關鍵。”小沈說,他將針對外地商會、城市消費、機關、學校、精準扶貧板塊等,建強供應鏈,讓農產品充分對接市場,同時增強農副產品附加值,以市場標準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小沈的創客中心,與華中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合作,成立了孝昌鄉村振興書院;省人社廳也授予創客中心“湖北省省級返鄉創業示范園”,這里還是省市縣農村黨員實訓基地。
領頭雁和鄉土人才,是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小沈說,孝昌鄉村振興書院每年從村支書、返鄉創業青年、農村黨員中,挑選50人送到華中農業大學去學習。中心每年還通過各類培訓活動,培養鄉土人才1650人次。
鄉村振興的核心是產業,人才振興是關鍵。產業發展了,將會產生虹吸效應,吸引更多的人才回鄉創業。小沈說,這是解決鄉村“空心化”、產業“空心化”的有效手段。
材料六
2022年11月12日,由雙橋街道綠園社區青年干部設計的首屆“鄰里創意集市”火熱開市。該創意集市由社區青年干部小譚、小張等人提議開設。不久前,小譚在社區的留言信箱看到了居民留言,“如今小區環境好了,但修把傘、補雙鞋、磨把刀都找不到地方。”“孩子大了,玩具和書籍堆在家里很是頭疼,丟了又可惜。”……居民的小事就是社區干部的大事,他們一合計,決定創辦一個集市,集中解決居民們的細碎需求。以下是集市開張當日幾個活動區的活動場景。
小鄰居共享區:“大甩賣、大甩賣!八成新的各類圖書買一送一啦!”“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抽奧特曼卡送毛絨玩具……”幾個孩子興高采烈地在集市上進行物品交換和售賣。在集市開始前,不少孩子家長已經通過社區數字化平臺“友鄰有伴”提前發布了“換一換”信息,所以當天來的孩子特別多,現場熱鬧非凡。“太過癮啦,我昨天看好的玩具,今天‘換一換’成功啦!下次我還要來!”一位七八歲的小姑娘抱著毛茸茸的“大熊”興奮地說。孩子們的熱情吸引了不少家長的目光,“物盡其用,很好!不浪費,還能鍛煉了孩子。”小區居民王爺爺說:“我家里也有些‘老物件’,什么時候集市也能有個‘老鄰居’區,讓我也來體驗一把。”
義剪服務區:志愿者徐阿姨正在為一位老人理發,“我本來也不是專業的,都是退休后慢慢學的,太時尚的我不會,但給老人們服務服務還是可以的,能用一技之長為大家服務我感到很開心。”一上午,徐阿姨為18位居民修剪了頭發。“剪的蠻好,只是只有一位師傅,如果以后能多來幾位就好了,也省得我們排長隊。”剛理好發的老張說。徐阿姨說:“沒想到,今天來了這么多人,剛才還有一位居民說,家里有位臥床老人希望我們能上門服務。”
政府政策宣傳區:“困境兒童及家庭遇到突發問題,應該找誰尋求助?”“想入住區社會福利院怎么申請”……在民政政策宣傳攤位前,社工為居民答疑解惑,區民政局工作人員小朱說,居民們對民政方面的問題,咨詢特別多,我們帶來的50本宣傳手冊一會兒就發完了。
圓夢行動區:一塊錢可以做什么?一塊錢可以實現鄰里的一個微心愿。前期,綠園社區通過摸排,收集了50多個困難居民的微心愿,希望通過在鄰里創意集市中鼓勵大家一塊做公益,幫助鄰里圓夢,進而帶動全社區居民參與志愿服務。“捐一塊錢不是啥大事,但用在了哪里,我們也不知道啊!”剛捐完錢的馬大姐說。
本屆集市上,兒童啟蒙、非遺簪花、綠植養護等特色服務讓人耳目一新,修傘、修鞋、磨刀等傳統便民服務,也讓居民日常“修補難”得到了解決,居民們紛紛“喊話”社區書記:這樣的活動要經常搞啊!
一天的集市結束后,居民依然意猶未盡,大家在夸贊之余,也有期待。在集市美食區賣甜點的小馬說:“這次集市的報名都快結束了,我才從小區公告欄上看到招募信息,差點就錯過了。”
“本次鄰里創意集市不僅為社區增添了‘人間煙火氣’,也讓參與活動的居民們沉浸式體驗到了美好和諧的鄰里場景,讓大家幸福感倍增。”綠園社區書記說,“為了順應居民們的‘呼聲’,社區第二屆鄰里創意集市即將在下個月開市,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籌備之中。”
材料七
近日,某報以《鄉村振興中的“青春力量”》為題,報道了G市Z縣泉石村吸引和激勵優秀青年在鄉村振興中顯身手的事例。以下是該報道中的幾個人物。
人物一:小葉,土生土長的泉石村姑娘,大學畢業后返鄉工作,成了老支書萬書記的徒弟。跟著萬書記走田頭、訪農戶、解民憂,短短幾年時間,她快速成長,得到村民的廣泛認可。2020年,她當選村委會主任。今年,泉石村加快產業升級,新建商業酒店、冷鏈物流基地、商業中心等都需要協調辦理有關手續。這陣子,作為村委會主任的她一直忙前忙后。
人物二:小于,一個城里長大的小伙子,2021年考取了G市的鄉村振興專員崗位,分配到泉石村工作。剛開始,因為不熟悉村情民情,工作中鬧了不少笑話。為了培養他,村兩委因勢利導,發揮他計算機專業的特長,安排他投入到村數字服務中心的工作中。2022年9月,泉石村社會治理現代化綜合平臺順利上線,老年人補貼發放,低保人員統計等都可以在線處理。在他的努力下,村里的黨建、民生、戶籍等信息管理都實現了數字化。“家底”門清的他,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百事通”。
人物三:小王夫婦,泉石村最早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在黨的惠農政策扶持下,夫妻倆多年打拼,打造出一家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農業龍頭企業。現如今,小王還是泉石村青年創業黨支部書記,他帶領120名年輕人組建了泉石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成立了農創園田園綜合體。眼下,他又有新謀劃,計劃將8700平方米的舊豬舍轉型為農樂園。打造集休閑觀光、研學旅游、勞動體驗、農事科普等為一體的農業旅游園區,為有志于推進鄉村振興的年輕人就業創業提供更多機會、更好環境。
人物四:小劉,2018年嫁到泉石村。當時,她想從事農業創業,可建大棚前期投入至少十幾萬元,錢不夠不說,她農業創業的經驗也不足,只好作罷。2020年,泉石村農創園建成,她成為首批進駐農創園的年輕人之一。在農創園,一個大棚一年租金只需1萬元,還有村青年創業黨支部協調解決技術難題。入駐當年,她不僅收回了本錢,還拿到了入股合作社的分紅。2021年,小劉被評為G市新農人技術能手。
人物五:小楊,Z縣禾木直播負責人。2022年,在村兩委的邀請下,他帶著團隊入駐村鄉村振興綜合體,成立電子商務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將于明年元旦正式營業,主推Z縣當地的各類農產品,并主要服務Z縣本地企業,公司二樓還設置了30多個工位,將免費提供給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畢業生,特別困難者能享受到1萬元補貼。
“近年來,我們村堅持黨建引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關于鄉村人才工作的決策部署,積極培養鄉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鼓勵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打造項目、創業平臺、發展產業,形成了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開創了產才融合的泉石村人才工作新格局。”泉石村駐村第一書記小高說。
2022年12月,Z縣縣委組織部表彰了一批鄉村人才工作先進單位,泉石村黨總支榜上有名。為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Z縣委將于近日召開全縣鄉村人才工作會議,小高將代表泉石村黨總支在會上作交流發言。
三、作答要求
問題一
“給定資料1-4”中,列舉了基層組織發揮各類人才的作用帶來了鄉村新變,請用一段話對此加以概括。(20分)
要求:緊扣給定資料,準確全面,條理清晰,語言流暢。篇幅不超過250字。
問題二
請你結合“給定資料5”中小沈的創業成功案例,談談對基層政府做好引才返鄉創業工作的啟示。(20分)
要求:緊扣給定資料,觀點正確,分析透徹。篇幅250字左右。
問題三
假如你是“給定資料6”中綠園社區的青年干部小譚,請你在總結第一屆鄰里創意集市經驗的基礎上,就如何辦好第二屆鄰里創意集市提出建議。(20分)
要求:全面具體,條理清晰,有針對性、可行性。篇幅350字左右。
問題四
假如你是“給定資料7”中泉石村駐村第一書記小高,要在全縣鄉村人才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發言,請以“基層組織護航,青春力量揚帆”為主題,擬寫一份發言稿。(40分)
要求:
(1)自選角度,自擬標題;
(2)結合給定資料但不拘于給定資料;
(3)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流暢,有感召力;
(4)篇幅1000字左右。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